无论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还是补领婚姻登记证,都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 虽然登记免费早在2017年就已实施,但这是国家级首次明文规定。
NO.2
婚假跟着变吗?
01
婚假到底有几天?📢
此次新修订不影响婚假!但不少省份确实在2025年延长了婚假。
02
关于婚假的冷知识👩🏫
再婚也有婚假吗?
有,结几次就能请几次。
婚假期间工资怎么算?
婚假期间工资福利照发!包括绩效工资!
同年休了婚假还能休年假吗?
婚假和年假可以在同一年休!不影响!
婚假是否包含法定假日和休息日?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要看当地政策!
▪ 在 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婚假 按工作日计算, 不包括周末及法定节假日。
▪ 广东、福建、重庆等地,婚假 按自然日算,假期内遇法定休假日、休息日的,均 不另加假期天数。
▪ 在 上海、江苏等地,增加的婚假遇到法定节假日时会 顺延。
全国产假、陪产假、育儿假一览表(2025版)
01
关于产假:
依据 《女职工劳工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时间计算方式参考如下:
●顺产一胎:98天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顺产多胎:98天产假+婴儿数×15天增加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难产一胎:98天产假+15天难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难产多胎:98天产假+15天难产假+婴儿数×15天增加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产假天数从158天至365天不等,其中河北、内蒙古、陕西、广西、浙江五省份,产假依据1孩、2孩、3孩情况分不同天数。
产假时间按自然日计算,遇节假日不顺延。
02
关于陪产假
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在本地区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了男方陪产假(也称陪护假、护理假),陪产假时间从10天到30天不等, 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
03
关于育儿假
依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全国31个省区市规定子女三周岁以内的夫妻,每年双方各享受5天至20天不等的育儿假期。
重庆市与安徽省稍有不同,规定:子女六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休育儿假。
关注
常见问题答疑
Part.1
Q:育儿假应如何请休?如何计算?
A:育儿假的请休 按周年计算,即以子女周岁作为计算年度。
Part.2
Q:育儿假能否叠加?(多子女家庭)
A:育儿假是否可以叠加使用, 取决于各地政策规定。如:广东、福建、重庆明确育儿假不可以叠加;而北京、上海明确育儿假可以叠加。
Part.3
Q;休了产假、陪产假、育儿假,还能不能休职工带薪年休假?
Q: 可以!职工按照计生条例有关规定享受的奖励产假、陪产假、育儿假不计入职工带薪年休假假期。
Part.4
Q: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有什么区别?
A:区别如下:
生育津贴:是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为员工承担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社保机构。
产假工资: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为员工支付工资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Part.5
Q: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能同时领取吗?
A: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能同时领取!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企业不用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了。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采用就高原则,用人单位需要补差额发给个人。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前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
来源: 各地人社部门网站、壹人事、易人事等
编辑:罗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