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遷徙

動物遷徙

一隻聖誕島紅蟹正在遷徙

動物遷移在不同物種中各有不同形式,因此動物遷徙並沒有公認的定義,現時動物遷徙最常用的定義是指全部或部分動物種群有規律地進出特定區域的活動[5][6]。生物學家休甸·丹格的生物學家確定了五個特徵的特徵,首先是指遷徙是長時間運動來把動物帶到熟悉的棲息地之外;而遷徙往往是線性的,亦往往會涉及動物的特殊行為(例如過度餵食);動物們亦需要有特殊的能量分配。此外遷徙的動物亦要對牠們的任務保持專注力,確保它們不會被分散注意力,也不會被其他動物放棄其遷徙所困擾[7]。

动物遷徙早在冰河時期時已經出現,以櫻花鉤吻鮭為例,由於當時台灣附近的海水水位下降,水溫降低令北方的櫻花鉤吻鮭族群洄游到更南方的海域,形成了遷徙[8]。考古學家在2017年分析了一批雙門齒獸的化石牙齒後,發現其身型與犀牛相若的袋熊祖先在30萬年前每年皆會來回遷徙澳洲至新畿內亞[9]。

動物遷徙包含四個相關概念,包括持續的遷徙、比正常的日常活動更大的規模(在空間和時間上)遷移、兩個區域之間的人口季節性來回流動和遷徙導致個體在人口中的重新分佈[1]。遷移既可以是必要的,也可以是臨時的,這是該等動物可以「選擇」遷移與否。在一個遷徙物種中,甚至在一個單一種群中,通常並非所有個體都會遷移。完全遷移是指所有個體遷移,部分遷移是指某些個體遷移而其他人則不遷移,差異遷移是指遷徙者與非遷徙者之間基於年齡或性別的差異而選擇遷徙與否。[1]

儘管大多數動物遷徙活動是按年周期進行的,且大多數鳥類、哺乳動物以及許多魚類的遷徙每年都會重複的[5],但某些動物的日常活動也被稱為遷徙,例如許多水生動物為了覓食而在水底內上下地游動了數百米,從而進行晝夜垂直遷移[10][11],而有些水母則在湖泊中游動了數百米,每天進行水平遷徙[12]。此外,每當一个地區可能發生飢荒或局部地區的動物數量過剩的情況下,動物遷徙的周期便會变得不規則[13]。

季節性遷徙是指一年中各種物種從一種棲息地向另一種棲息地的遷移。由於資源可用性会根據季節波動而變化,遷移模式會因而影響。某些物種如太平洋鮭魚等會為了繁殖而進行遷移,它們每年会游向上游進行交配,然後返回海洋[14]。溫度也是遷移的因素之一,它取決於一年中的時間,為了享有更舒適的環境條件生活,許多物種,尤其是鳥類,会在冬季遷移到溫暖的地方[15]。

晝夜遷徙是鳥類利用晝夜節律來調節秋季和春季的遷移。在晝夜節律中,晝夜和每年的規律被用於確定鳥類從一個目的地遷移到另一個目的地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朝向。這種遷徙對鳥類來說是有利的,因為鳥類在冬季仍保持在赤道附近,並且還可以監視鳥類大腦的聽覺和空間記憶,從而記得最佳的遷徙地點。 這些鳥類還具有定時機制,可為鳥類提供到達目的地所需的距離[16]。為了調節這些鳥類的遷徙方式,使用了哺乳動物的生物鐘。生物鐘使鳥類能夠確定何時才是合適的遷徙時間,哪個位置最能幫助他們調節新陳代謝,以及跨越陸地還是海面是最有利的[17]。

潮汐遷徙是指生物透過潮汐來有規律地從一個棲息地轉移到另一個棲息地,通常使用這種類型遷移的動物是為了尋找食物或伴侶[18]。潮汐的最常見形式是在每天的潮汐週期中往返潮間帶,這些潮帶通常分佈著許多不同的物種[18]。隨著潮汐的上升和下降,通常每12個小時就會有螃蟹、線蟲、小魚、珊瑚和其他物種這樣的生物来到潮間帶,這些循環與海洋和鳥類的覓食有關。通常在退潮期間,較小或較年輕的物種會覓食,因為它們可以在較淺的水中生存並且被捕食的機會較小;在漲潮時,由於潮汐運動使水和養分上升,因此可以發現更大的物種來捕食[18]。此外,洋流亦經常促進潮汐遷徙[19]。

💡 相关推荐

新手机卡激活步骤详解:从了解细节到成功激活的全程指南
如何启动jboss服务器
365705

如何启动jboss服务器

📅 06-30 👀 3153
大师规则4的变动图文详解(昨天写的蛮急 很多人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