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字詞句】
犬豕。亥豕。亥豕相望。豕突狼奔。三豕。己亥涉河。
有豕白蹢。——《诗·小雅·渐渐之石》
豕首纵目。——《楚辞•大招》
豕,彘(zhì大豬)也。——《说文》
六畜蕃息豚豕猪。颜注:豕者,彘之总名也。
——《急就篇》
猪—因为是分蹄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也不可摸。——(申命记14:8)。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箴言11:22)。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适。——(彼得后书2:22)。
【字形演變】
[豚tún]母豕肥臥·懷奶豬仔
【字體本相】
甲骨文(豚)豕肉内外構成。其中『豕』本義是一隻豬的側視圖。『肉』的早期甲骨文(肉)為一切割整齊的肉塊形。
金文(豚)多了一只(又)表示可献祭的猪。战国文字(豚)篆文(豚)承续金文,《说文》小篆(豚)中“又”与“豕”合为一體。隶书(豚)将“豕”写成,楷书定型。
【造字本義】
甲骨文(豚)。豕肉左右合成。家中豢養的老母豬生產小豬(狀如小鮮肉)。豬仔。日语里猪的汉字就写作“豚”读作ぶた(buta)而“猪”則读作いのしし(inoshishi野猪)。豚至少在唐宋时期仍然常用,譬如:《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相關字詞句】
豚犬。海豚。雞豚之息。瘠牛羸豚。信及豚鱼。
猪其子谓之豚。——《方言八》
豚鱼吉。——《易·中孚》
豚曰腯肥。——《礼记•曲礼》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阳货》
【字形演變】
[㒸遂suì]山野歧路·豕突順亡
【字體本相】
甲骨文(㒸)八豕上下構成。其中『八』表分開,在此表分開的道路。『豕』本相本義為一隻长喙大腹四蹄有尾下垂的猪(詳見“豕”篇)。『豕八』合成,豬在路上奔跑。
目前金文尚不能確定。戰國文字(㒸)(㒸)表豕的部分略有變形。小篆(㒸)承续战国文字,逐渐定型。“㒸”是“遂”的本字。
篆文(遂)辵㒸左右構成。其中『辵chuō』甲骨文(辵)本相本義為行在路口的腳步。
本體字
繁體字
简體字
㒸
遂
遂
【注】『㒸豕豖』古字形易混淆。
【造字本義】
甲骨文(㒸)。㒸是遂的本字。被追趕的野豬(熟悉山路)在岔路口,順利逃亡。
【相關字詞句】
遂心如意。遂心应手。遂亡。遂利。遂往。遂服。遂匠。
袒决遂。——《仪礼》
令遂前功。——《后汉书•班超传》
震遂泥。——《易·震》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
——《墨子•法仪》
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荀子•修身》
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
——《荀子•王制》
遂,亡也。——《说文》
遂,往也。——《广雅•释诂》
【字形演變】
[逐zhú]大步流星·奔走逮豕
【字體本相】
甲骨文
(逐)豕止上下構成。其中『豕』本義是一隻豬的側視圖(詳見“豕”篇)。『止』本義人的脚步(前進或停止),在此表追豕/豬的脚步(詳見“止”篇)。『豕止』合成,字形表現的是:一止(人的腳步)在追逐豕(野豬)。有的甲骨文(逐)(逐)字形表現的是止(人的腳步)在追逐野獸(鹿或虎)。
金文(逐)在甲骨文基礎上多了表路口的(彳chì)。战国文字(逐)将“止彳”连在一起写成(辵chuō)。篆文(逐)承续战国文字。隸書將“逐”定型。
【造字本義】
甲骨文(逐)(逐)(逐)豕止(鹿止/虎止)上下構成。邁開腳步追捕豕(野豬)鹿等獸。驅趕、追趕。
【相關字詞句】
追逐。驱逐。逐鹿中原。放逐。競逐。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简子怒,驱车逐之。——马中锡《中山狼传》
【字形演變】
[圂hùn]吃喝拉撒·昏昏噩噩
【字體本相】
甲骨文(圂)囗豕内外構成。其中『豕』象长喙大腹四蹄有尾下垂的猪形(詳見“豕”篇)。『囗』表一個空間,在此指豬圈。『豕囗』合成,豕(豬)被圍困在圈中形。
金文(圂)戰國文字(圂)篆文(圂)承續甲骨文。篆文(圂)
『水圂』左右構成,會意豬圈旁邊流淌污水(糞肥)。隸書定型。
【造字本義】
甲骨文(圂)豬圈。泛指猪圈厕所或堆放垃圾的地方。
《玉篇》圂,豕所居也。《广释·释宫》圂,厕也。漢·王褒《九懷•陶壅》傷時俗溷亂,將奮翼兮高飛。
引申:肮脏混浊。“世~浊而莫余知兮”(楚辭)
【相關字詞句】
『字』㥵/慁。㨡。𦞢。
『詞』圂腴。
圂,豕所居也。——《玉篇》
五十步一厕,与不同圂。——《墨子》
圂,厕也。——《广释·释宫》
【字形演變】
[家jiā]擒獲生豕·豢養定居
【字體本相】
早期甲骨文(家)由宀豕/豬內外構成。本相呈現出的本義就是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晚期甲骨文(家)将屋頂內的猪简化成(豕)。金文(家)又將豕進一步形象化。篆文(家)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定型。〔古文〕𠖔𡩅𡧚;異體字:𡦼。
【造字本義】
甲骨文字形(家)。古人從游牧無定所到活捉野獸後飼養之。必須定居在某處,並在定居的住所飼養捕獲的野豬。這樣的住所是為家。可飼養家禽牲畜的地方。《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居其地曰家)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蓄养生猪是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偏遠地區(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猪只。
【相關字詞句】
家園。家庭。家當。家宴。家人。家居。家眷。家門。
家,居也。从宀,豭省聲。
宜其室家。——《詩·周南》
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
——《周禮·地官》
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左傳·襄二十九年》
古文家。居住的地方。——《説文》
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爾雅》
【字形演變】
*
以上與『豕』相關的漢字內容選自新版《漢字貞相·生命起源》,此版預計在2019年4月上市出售,敬請關注。
《漢字貞相·生命起源》是《漢字貞相》系列叢書的第一場。
第二場『始祖原罪·因果报应』
第三場『洪水世界·上帝拯救』
第四場『人生在世·衣食住行』
第五場『敬畏天道·人类出路』。
《漢字貞相》是一部全新編輯風格的漢字本相本義解析類字典工具書(全書將附拼音和筆劃檢索)更是一部以漢字本相的角度揭秘中文古字以方塊圖形的方式揭秘生命起源以及天地万物運行規律,地球生命从无到有以及人类始祖原罪起因,先民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大災大難、神奇經歷的如是寫照。是有關人違抗天令、悖逆不軌、偷吃禁果、因果報應而“喪失樂園”的惩罚和後來上主拯救的历史大剧。全書共包含主題漢字1000多个,造字构件700多个。是神话的图像、是故事的中文、是历史的画卷……
本文原题:新年特辑·漢字貞相『豕』相關系列漢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